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
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大国格局。通过体系化的课程构建与实践内容导入,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全面推进国情文化教育,让留学生真正融入中国体验、了解中国制度优势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我们应加快全英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国情文化教育内涵,不断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突出学科优势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留学中传品牌,培养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发展、热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为推动我国成为“全球人才吸纳高地”贡献一份担当,彰显中国力量。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党总支书记彭军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让我这个从事留学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习近平主席的殷殷教诲,也为我们这些从事留学生工作的同志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在留学生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抓好留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而且在思想上要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帮助留学生读懂今天的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通过我们的工作使留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积极援助其他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事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我们的工作让留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王娟
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体现出我国将继续秉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且在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的背景之下,留学生讲述对中国的切身感受,将直接推动中外视角的融合,促进更深入、全面、长久的互联互通。我们在本职工作中,也应积极与留学生交流互动,通过有效活动方式,增进留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的理解。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副院长赵如涵
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体现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努力促成全球对话的决心。当代中国具有丰富的故事,也需要更多元的声音来讲述。留学生是具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对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增进留学生群体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使之成为国际传播话语的实践者。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教师蔡静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鼓励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全面深刻地读懂中国道路,理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目标,不仅是增进友谊,强化人文交流的重要途经,更是建设“民心相通”工程的必由之路。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途中,需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人文交流,求真务实,“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
YOUBIN CHEN 加拿大籍 2019级传媒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在海外生活了十年的华人学子,2019年本科毕业后,我选择回到祖国继续学业。读了习近平主席给北大留学生的回信,使我感慨万千。在海外的十年,可谓是亲身经历和亲眼见证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不容忽视,这是让每一个海外华人都十分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尤其是这两年来以“李子柒现象“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越来越多自发的、民间的传播正在发生。我想中国故事和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海外华人应该做的事。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后,我也一直希望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从留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深入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MAX Z GOLDBERG 美国籍 2020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留学生,当我看到习近平主席给北大留学生的回信,提到“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大家多走走多看看,希望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时,感触颇深。此时此刻,我正在江西井冈山参加“国际青年中国行:红色之旅”活动,亲身践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我一直在思考,我能为中国做些什么?身处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作为新移民,我们身上同样肩负着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我们同样希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美丽和谐的中国。我想,这也是我选择在中传继续读书的原因,希望能够尽我所能,让中国变得更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YI TING YEONG 马来西亚籍 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身负着传播好中国文化的重任与使命。汉语博大精深,蕴涵着古人的智慧,我希望通过汉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给北大留学生的回信使我的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真实、可信、可爱、温暖的中国故事值得我们共同传播与分享。“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文化的交汇就是这个时代共同进步的象征,我愿当一名文化传播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需要真实又温暖的声音,共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
VERONIKA MARTSENIUK 乌克兰籍 2020级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
对于习近平主席给北大留学生的回信,我深有感触。我既有国外生活和成长的背景,也有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可以结合多种文化视角去看待中国故事与声音。在华留学的学生就像是两国甚至多国之间的桥梁,应该把我们眼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分享给更多的人,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