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外国硕士学位...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合作院校
大事记
教学培养
师资团队
专业介绍
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招考信息
外国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报名平台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学生发展
学生事务
团学活动
校友风采
境外学生教育
职能简介
留学中传
港澳台侨学生事务
制度文件
学生风采
党建园地
党员发展
支部建设
党建活动
党建制度
常用下载
教学工作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留学认证
资源预约
新闻动态
MORE>>
喜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获评2025杰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为了总结和展示中外合作办学成效,引领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在评选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价工作。经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专家委员会和主席团会议的多次讨论与最终通过,本年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杰出机构和优秀机构名单如下。2025杰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2025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北京化
境外学生|我校留学生受邀参加2025全球滨海论坛外媒采风活动
(通讯员 马嘉骁 安柯宣 摄影 安柯宣)9月22日至25日,我校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卢旺达、津巴布韦等国的10名留学生应邀参加2025全球滨海论坛外媒采风活动,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媒体代表一同走进江苏盐城。从黄海湿地到绿色产业园,从传统文化了解到未来科技体验,我校留学生用脚步丈量了黄淮平原的生态之美,也用语言与影像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之路。此次采风活动行程紧凑充实,涵盖自然生态、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与文化体验多个方面。在东台条子泥湿地和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留学生们近距离观察珍稀鸟类和麋鹿群落,感受“湿地是发展的资产而非障碍”的现实诠释;在盐城跨境电商产业园,了解“盐城制造”如何通过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在盐城数字影视产业基地,亲身体验VR、智慧教室等前沿应用,感受中国数字传播的创新力量。作为本届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配套环节,采风活动让我校留学生深入湿地公园、产业园区与文化地标,在实地采访与观察中切身感受盐城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探索与成就,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中国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并通过多语种、多平台传播,让世界听见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留学生的声音:多元视
境外学生|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之安全与法规教育活动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李晓莹 陈冠宇 洪靖雯)新学期伊始,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本周聚焦“安全与法规教育”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实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增强法律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新生说明会:明晰规章,融入校园(2025年9月15日、17日)9月15日与17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先后组织两场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说明会。国际本科生项目负责教师尹梦、港澳台侨学生事务负责教师张蕾就校园安全规范、保险政策、学生活动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助力新生全面了解在校生活要求,更快适应新环境。公共安全体验馆:沉浸学习,提升技能(2025年9月18日)9月18日,全体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前往北京市公共安全体验馆,开展为期一天的实景安全教育。活动分为实景体验工坊与安全教育讲座两大板块。在实景体验环节,同学们分组参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应对及紧急救护等模拟场景训练。通过互动实操,大家掌握了基本自救与互救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随后的安全教育讲座中,场馆讲师结合真实案例与现场演示,从安全防范意识培养、暴力事件应对策
境外学生|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之文化浸润活动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谢雯怡 李晓莹)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之文化浸润活动是由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策划组织的系列活动。该活动以中国文化为主题,通过博物馆参访、手工制作、集体活动等较为轻松的形式,帮助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感知中国文化,并加深对彼此的熟悉和了解,建立友谊,促进文化交融。博物馆里看中国:感知中传历史底蕴(2025年9月17日)9月17日上午,境外本科新生集体参观了传媒博物馆与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校区建筑模型和珍贵史料,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校园文化。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新生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历史积淀与学术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位新生感慨道:“越了解,越热爱”,表达了对未来四年学习生活的期待与信心。茶香中品文化:体验中国传统点茶技艺(2025年9月19日)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点茶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9月19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特邀国家一级评茶技师、高级茶艺师吴凌老师,为202
境外学生|2025级国际学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通讯员郭玥鑫摄影 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谢浩然)2025年9月1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说明会在中传学术中心V01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新生汇聚一堂,共同开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旅程。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院长金雪涛首先致辞并代表学院(中心)对2025级来自20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本科生、来自28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研究生、来自29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进修生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欢迎。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吴敏苏教授分享了自己43年前作为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学生的经历。她希望国际学生能亲自观察真实的中国,成为中外沟通的桥梁,共同讲述中国故事。吴教授最后引用了非洲谚语“要想走得快,独自前行;要想走得远,结伴同行”,寄语新同学与学校共同成长。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李继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同学们正处在人机协同时代的历史交汇点。他提出传播工作者的三大使命:作为真相的守护者传播真实信息;作为数字遗产的传承者保护文化;通过传播文明促进共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李教授鼓励同学们利用本地经验,构建真正互联、包容的数字未来。 来自马来西亚的外国语
国际合作|中美师生齐聚中传,共启2025中网国际志愿者服务
(通讯员 蔡静 莫思扬 黄妙妙 摄影 蔡静 莫思扬 )9月19日上午,中国网球公开赛国际志愿者中国文化培训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D208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文化互鉴·协作同行”为主题,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组织,两校师生代表及全体志愿者共同参与,标志着2025中网国际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文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党委副书记王娟、副院长唐妮娜,以及合作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多位教师代表出席活动。美方代表团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环球交流项目中心中国合作部主任章于炎博士、国际志愿者团队导师鲁本・约瑟夫・斯特恩(Rueben Joseph Stern)教授及中国合作部杨力老师带队,8名美方志愿者与学院(中心)8名中方志愿者、8名国际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见面会。会议伊始,金雪涛院长致欢迎辞。她回顾了自项目启动以来双方在学术交流与实践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强调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跨文化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国际赛事服务中拓宽视野、锤炼专业能力。她对本届志愿者项目给予高度期待,鼓励同学们积极投入赛事服务,深化中
境外学生 | 2025级港澳台侨本科新生国情教育活动启动
(通讯员 张蕾 摄影 李晓莹)9月17日,我校2025级港澳台侨本科新生国情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主办,37名港澳台侨本科生新生和5名老生参与。活动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国情、融入校园生活。上午的活动分为新生说明会和破冰环节。在新生说明会上,境外学生事务中心港澳台侨学生事务办公室张蕾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国情教育的具体安排。随后的破冰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艺术画廊”“井然有序”“时间炸弹”等互动游戏,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为后续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下午的专题讲座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全国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姚国建教授,围绕“‘一国两制’与港澳基本法”展开深入讲解。姚教授从港澳问题的历史渊源谈起,系统阐述了“一国两制”理论的核心内涵,并详细解读了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内容与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对“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国情教育活动为期两周,内容涵盖安全和法规教育、传统文化体验以及北京中轴线实践拍摄三个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港澳台侨新生
资讯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题党课暨“思政第一课”
(通讯员 杨希怡 摄影 姚乐妍 陈佳一)9月15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以“铭记历史伟绩 担当传媒使命——从阅兵仪式谈青年学生的政治追求”为题,为2025级新生讲授专题党课暨“思政第一课”,引导新生明确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龙俊老师以“九三阅兵”和中国传媒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为切入点,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并寄语新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他结合阅兵节点选择的深意和震撼时刻的回顾,通过分享中传师生参与阅兵工作的事迹,生动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意义,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党的先进性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彰显传媒人的责任担当。 龙俊老师通过阐释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带领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坚强领导,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国传学子,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向党员看齐,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在总结中,龙俊老师鼓励同学们充分运用学院多重特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资源,坚定信念、锤炼本领、拓宽视野、深入实践,培养
研途心桥,温暖启航: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心理讲座
(通讯员 魏铭 刘炳辛 摄影 刘炳辛)为更好贯彻学校迎新工作精神,帮助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按照学院整体工作安排,9月11日上午9点,以“研途心桥——研究生心理适应”为主题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学院一站式大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学校心理中心主任张静老师担任主讲。作为深受中传学子喜爱的心理教师,张静老师延续了一贯轻松活泼、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她结合研究生阶段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常见适应难题,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表达,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身份转变中的心理变化,传授缓解不良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的实用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回应,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讲座开始时张静老师通过抓手指游戏让新生们迅速破冰,开场小游戏不仅快速打破同学间的陌生感,还让大厅里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息,随后的两两深度探讨环节,同学们围绕“期待的收获”“自己最正确的决定”“财富自由后最想做的事”等话题敞开心扉,和不同背景的伙伴在交流中找到共鸣。最后的积极思维训练环节最具启发意义,被抽到上台的同学试着将“坏消息”换个角度解读,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事物隐藏的积极面,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换个心态,坏消息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终于等到你!国传2025级新生报到圆满结束
(通讯员 卫思琳 摄影 车致远)金秋送爽,喜迎新颜。9月6日至8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25级迎新工作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159名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新生满怀憧憬步入校园,在这里扬帆起航,共赴未来。 为保障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学院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从材料整理、物资准备到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等各环节都做了细致安排,全力确保新生入学报到流程顺畅,传递国传大家庭的第一份欢迎与关怀。 迎新期间,学院师生做到了通力协作,流程清晰,服务暖心。志愿者早早到位,耐心完成材料核验、信息登记等工作,并主动为新生提供路线指引和校园介绍等贴心帮助,用实际行动展现国传学子的热情与担当。学院领导班子对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高度重视,亲临迎新现场,详细了解报到进展,督促工作的开展,慰问辛勤服务的志愿者。为加强家校联动、凝聚育人合力,学院特别举行了新生家长见面会。会上,学院领导与新生家长亲切交流,围绕学院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培养方案及学生成长规划等内容展开深入沟通,认真倾听家长需求、解答疑问,多措并举确保迎新工作平稳、有序、高效推进。 此外,学院还特别为2025级新生准备了内容丰富、寓意美好的“迎新大礼包”,送上来自国传的第
国际学生 | 我校2025级国际学生迎新工作顺利开展
(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伊娃、谢浩然 )2025年9月6日至8日,我校2025级国际学生迎新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秋季学期录取了来自世界53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学生219人,其中国际本科生81人,来自20个国家与地区;国际研究生76人,来自28个国家与地区;非学历生62人,来自29个国家与地区。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开展,境外学生事务中心提前部署、精心策划,组建了一支中外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国际新生办理报到注册、信息核实录入、学费缴纳、保险办理等手续提供了清晰、快捷的指引。迎新期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语言优势,各司其职,为国际新生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校园环境。 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为今年的国际新生提供了中英双语的《入学指南》,确保国际新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要求,熟悉生活设施及校园活动。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精心为国际新生们准备了一份伴手礼,包括笔记本、帆布袋、雨伞和电脑包。这份礼物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仪式感,更让国际国际新生们深切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与关怀。境外学生事务中心还主动与学校后勤保障处、财务处、信息化处、保卫处等多个职能部门沟通,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国际新生注
国际学生 | 我校亚美尼亚籍硕士生莫里斯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
(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Moris)近日,我校电视学院亚美尼亚籍硕士研究生莫里斯(Moris)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以《把中国风景写进电影剧本》为题,分享了他作为电影人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生活体验及未来规划。莫里斯在采访中深情讲述了他与中国的深厚渊源,特别提到其未婚妻亦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正是这份联结引领他来到中国并选择在中传深造。他生动描绘了暑期在河北秦皇岛,特别是北戴河和山海关的旅行见闻,赞叹中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强调当地人民的热情友好让他感受到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作为一名电影人,莫里斯表示,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他计划将所见所闻的中国风景与文化融入其正在创作的电影剧本中,并期待未来几年在北京深入探索中国,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相结合。他特别提到,中国的广袤大地、悠久历史与现代发展令他着迷,并渴望能在中国拍摄自己的处女作。莫里斯是我校众多优秀国际学生的代表之一。他的分享展现了我校留学生积极融入中国文化、深度感知中国发展、并将个人专业梦想与中国机遇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我校始终致力于为国际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
资讯|我校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学员华东文化调研考察圆满结束
(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2024IMIC学员)由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精心组织的“感知中国·江南文化”实地调研考察活动于7月3日圆满结束。来自12个国家23名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学员在四天时间里,深度探访上海、苏州与乌镇,亲身感受中国现代化都市的蓬勃活力与传统水乡的隽永魅力。 感知现代脉动,寻迹江南古韵学员们首日抵达上海就沉浸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探寻上海未来发展蓝图。来自冈比亚的学员Sheikh Tijan Njie对此深有感触:“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让我震撼于这座城市规划未来的严谨程度。绿地、交通系统和社区规划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典范。这深深触动了我,因为冈比亚也在致力于实现包容性和智能型发展。”“上海不仅令我惊叹,更教会了我许多,”埃塞俄比亚籍学员GEBREBIRHAN DAWIT MESFIN在馆内驻足时感慨,“非凡城市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源于远见、研究和不懈的投入。在这里,我看到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0%,磁悬浮列车以430公里时速连接机场,831公里的地铁网络支撑着城市脉动——上海本身就是一部城市治理的教科书!” 随后,学员们于外滩璀璨夜景中感受浦江两岸的现代交
资讯|2025意大利文博微纪录片暑期实践:镜头下的中意文化交流
(通讯员 任天威 摄影 罗佳琪 任天威等)2025年夏季,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了第二届“意大利威尼托文博微电影暑期实践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微电影创制工作坊”。在意大利威尼托城墙城市协会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海外实践项目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跨文化传播、影视创作、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融入真实场景,通过“现场教学+案例解析”的教学模式,深化师生对如何用影像讲好中外文明互鉴故事的思考,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的知识框架。 从7月6日抵达意大利开始,到7月17日返程,师生团队前往了10个不同的古城墙联盟城市,在威尼托大区的多个历史古城中穿梭。威尼斯的水巷、蒙塞利切的中世纪堡垒、帕索瓦的理性宫、乔托真迹与罗马古遗迹博物馆,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点都留下了探索与思考的足迹。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拍摄中,以生动的叙事能力、敏锐的文化捕捉能力和开放的跨文化视角,努力打造一部兼具艺术性与故事性的微纪录片作品。参观博尔盖托古城遗址参观托里·德尔贝纳科的斯卡利杰城堡,遗迹城堡内馆藏参观尼可利博物馆 在项目期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Vincen
资讯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通讯员 摄影 宋梦茜)7月14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深入传达上级及学校党委近期警示教育重要会议、培训精神,通报典型案例,部署相关工作,旨在强化全体教职工纪律规矩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院党委书记龙俊主持会议,全体教职工参会。 会议首先传达了近期北京市及学校系列警示教育会议精神。7月9日,北京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随即召开纪委全委会扩大会议,强化以案示警、以案明纪。7月11日,学校邀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负责人作专题讲座,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彰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坚定决心。 接下来,按照学校学习教育专班统一工作布置,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娟领学了相关典型案例,警示全体教职工需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工作中的敷衍应付行为。龙俊书记通报了学校纪委有关处分决定。 随后,龙俊书记传达了学校关于暑假期间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强调要在放假前完成集中学习等工作,假期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学习教育
资讯 | 筑牢廉洁防线 永葆政治本色——我院教工党支部赴北京公安监管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韩峻巍 摄影 张德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强化纪律规矩意识,7月10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带队,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北京公安监管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学规定、守纪律、强廉洁”警示教育学习活动。学院副院长唐妮娜、副院长唐培林、专职组织员赵洪斌等参加。以案为鉴鸣警钟,筑牢防线守初心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的实地警示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刻认识违法违纪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与惨痛教训。参观过程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一幕幕发人深省的场景再现,使同志们切身感受到“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的巨大反差。大家深刻认识到,唯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才能真正将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活动有力强化了全体党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理论实践相结合,党课洗礼淬党性 为使警示教育效果入脑入心,活动特别邀请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
资讯 | 学院召开2025年本科生学业表彰暨学风建设大会
(通讯员 金楠洋 李显昊摄影 韩峻巍 陈慧琦 梁彦熙)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激励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砥砺奋进,6月9日和6月11日中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分别召开了2025年广告学、传播学专业“学业表彰暨学风建设大会”。学院党委书记龙俊、院长金雪涛、副院长唐培林、专职组织员赵洪斌以及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了两次会议。大会由唐妮娜副院长主持。 党委书记龙俊全面介绍了学院本科生在升学就业、国际交流、学位获取、国际顶会论文发表及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他指出了当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戒骄戒躁、潜心向学、以学为乐,真正做到学有所成。他强调,要以优良院风带动教风与学风建设,助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实践创新,勇担社会责任,争做德才兼备、胸怀家国的传媒人才。 院长金雪涛充分肯定了学生展现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优异综合表现。她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树立清晰的目标意识,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进一步提升自我、奋发有为。期末考试在即,金雪涛院长强调了诚信守信的重要意义,不论是在日常课程作业中,还是在期末考试中,同学们都要做到严于律己、诚信应考。同时,她鼓励同学
资讯 | 学院师生参观“国社之境·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通讯员金楠洋 图片来源新华社)在建党104周年之际,2025年7月1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三十余位师生走进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参观正在展出的“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场光影艺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时代思政实践课,让师生们在近500张珍贵影像中,触摸历史脉搏、体悟传媒使命。 展览以“浴血新生”“乡村振兴”“硬核实力”等关键词为线索,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逾千万张馆藏中精选代表性照片,全景式展现了新中国从成立到走向强盛的伟大历程。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各主题展区。画面中有开国大典上的飘扬红旗,有脱贫攻坚中百姓的幸福笑颜,也有航天工程里火箭腾空的壮丽场景——每一帧影像都以新华社“国家摄影队”的权威视角,定格下时代的关键节点,串联起共和国发展的时代脉络,映照出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图景。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在展览特设的“最佳打卡点”驻足合影,留下宝贵的影像纪念。在展览尾声的留言墙上,多位同学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祝福:“用影像记录跨越时光的震撼”……字里行间饱含着国传学子对职业使命的认同与责任的自觉。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始终坚持
资讯 | 学校马来西亚校友会积极推进母校招生宣传 深化与砂拉越教育交流合作
(通讯员 尹梦 刘为义 摄影 刘为义)7月2日,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刘为义先生携同马来西亚中国一带一路促进会顾问刘孋纯女士,拜会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教育局局长Encik Omar阁下。会谈在砂拉越州首府古晋市举行,双方进行了长达近一小时的深入交流。 座谈中,刘为义会长向Encik Omar局长详细介绍了母校中国传媒大学的发展概况、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建设成果,以及马来西亚中学毕业生赴华留学的整体情况。Encik Omar局长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成就表示肯定,希望更多像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优质高校走进砂拉越校园,为当地学子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选择。他也表达了对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国与砂拉越州在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强烈期待。 此次古晋之行,刘为义会长还出席了多场“留学中国”主题宣讲活动。刘为义会长走进古晋中学参与教育展,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开展深入交流,介绍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传媒特色专业。自今年5月圆满完成母校新生申请推荐工作以来,中传马来西亚校友会积极投身招生宣传工作。刘为义会长亲自率队走访马来西亚多个州属,包括玻璃市、吉打、槟城、霹雳、沙巴和砂拉越等地的
资讯 | 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手作艾草养生锤活动
(通讯员 张蕾 摄影 张莙陆)7月2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携手朝阳三里屯港澳青年汇,在21号楼一站式服务大厅举办“疗愈生活家—’身心不知疲’手作艾草养生锤”活动。活动由港澳青年汇王雨老师主讲。十余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和学院中外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外师生在“八虚秘籍赋”破冰游戏中,通过武侠招式与穴位结合的创新教学,用艾草锤互相拍打肘窝、膝窝等部位,生动掌握中医知识;随后学习十二经脉与艾草“温经通络”特性,体验经络拍打疗法;最后在文化交融的实践环节,共同制作出兼具药用与艺术价值的艾草养生锤。 通过此次活动,中外师生深度感知了中医文化魅力,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实践,让养生智慧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工艺品,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让古老中医在现代校园绽放独特魅力。
通知公告
MORE>>
06
2025-09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25级学生手册
09
2025-10
2025年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申请通知
19
2025-09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校内预赛报名通知
17
2025-09
关于举办第三届“靓在秋冬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的通知
17
2025-09
关于举办第五届“我在中国”摄影+微视频比赛的通知
研学动态
MORE>>
资讯|学业引航“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技巧”讲座顺利举行
2025-09-30
资讯|我校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学员华东文化调研考察圆满结束
2025-07-27
资讯 | 学院召开2025年本科生学业表彰暨学风建设大会
2025-07-08
资讯 | AI+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