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外国硕士学位...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合作院校
大事记
教学培养
师资团队
专业介绍
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招考信息
外国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报名平台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学生发展
学生事务
团学活动
校友风采
境外学生教育
职能简介
留学中传
港澳台侨学生事务
制度文件
学生风采
党建园地
党员发展
支部建设
党建活动
党建制度
常用下载
教学工作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留学认证
资源预约
新闻动态
MORE>>
喜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获评2025杰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为了总结和展示中外合作办学成效,引领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在评选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价工作。经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专家委员会和主席团会议的多次讨论与最终通过,本年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杰出机构和优秀机构名单如下。2025杰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2025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北京化
学界新知 | 直面“不完美AI”
(通讯员 马汀怡摄影 任天威)2025年10月23日,密苏里大学卡罗琳娜·埃斯库德罗教授给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学生带来“调解不完美的人工智能:记者对技术颠覆的情感反应”的主题演讲,分享她本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过程和心得。埃斯库德罗教授通过对来自七大国家的28名记者进行深度访谈,首次系统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真实情感图景。研究发现,尽管有67%的记者对AI表示“喜欢”,但绝大多数人在表达认同的同时,都附加了一个关键转折——“但是”。这种“我喜欢,但…”的矛盾心态,成为全球新闻人的普遍写照。记者们既肯定AI的效率,但又对其伦理边界、职业不稳定性与缺乏人性化等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对此,埃斯库德罗教授提出“不完美AI”这一核心观点,强调记者并非技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站在“个人技术适应”与“集体伦理担当”十字路口的积极调解者。研究指出,在阿根廷、法国等地,AI培训与记者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加剧了从业者的焦虑与疏离。这项研究不仅展现出新闻业AI转型的现状,更开辟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思考空间——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守护新闻人的主体性与专业精神,以及如何利用好AI并使其促进新闻事
资讯 |我院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教学及学术管理委员会会议
(通讯员 任天威 摄影 冯韵童)10月23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合作方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了教学及学术管理委员会会议。中英合作办学机构兼EDI院长Angela Brown女士、国传中英项目英方学术主任Stuart Burch,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副院长唐妮娜及教学管理办公室教师参加了会议。 金雪涛院长首先对Angela Brown院长的再次到来表示欢迎,感谢英方团队在北京的长期教育教学支持。随后,双方详细讨论了中英合作办学阶段性评估的各个方面,为英方专家的驻京考察做好准备。双方进一步商讨了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方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专业层面和管理流程两个层面持续推进育人质量提升。同时,双方就更好地提供英语学习资源,强化学生的学业支持和协调外教授课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本次教学及学术管理工作会议为近期的重点工作和下一步中外合作培养各方面工作的落实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学界新知 | 学院举办“AI应用与深伪识别”讲座
(通讯员 马汀怡摄影 任天威)为提升学生的AI素养,并使新生更好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了传播学新生专题讲座之“人工智能应用和深伪识别”。该讲座由密苏里大学卡莱布·海因茨曼博士主讲。 本次讲座内容涵盖Python编程、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生成式模型及深度伪造等多个关键领域,生动展示了AI如何重塑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海因兹曼老师还展示了其团队开发的深伪检测平台“Deeptector.io”,该平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模型结合,实现对伪造视频的智能识别,准确率高达84%。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虚假信息持续泛滥,不仅干扰公众认知,更对新闻真实性及社会信任体系构成严峻挑战。海因兹曼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提醒大家应秉持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但也不能对技术乱象掉以轻心,引导大家思考从“技术向善”的方向使用技术,更好地为新闻传播而服务。 本次讲座有益启发新闻传播学科的新生应主动理解AI技术的底层逻辑,也要学会以更专业的视角应对 AI时代信息传播的新课题。
资讯|学院举办2025年夏季学期实践分享会
(通讯员 任天威)10月24日,学院面向本科新生举办2025年夏季学期实践分享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和副院长唐妮娜出席本次会议。 首先,龙俊书记发言指出,学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中外资源,为一届届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实践机会。学院将继续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将学院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希望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唐妮娜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实践育人体系,详细说明了本科各年级实践训练的重点方面和重要课程。此外,学院会基于课程、项目和活动组织各类实践展演,搭建学生作品常态化展示平台。实践教学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和升学就业衔接的重要桥梁,希望新生们也能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智和能力。蔡静副教授以学院与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新闻志愿者活动为例,说明学院举办相关活动的初衷,让学生在近距离接触国际赛事报道、与全球传媒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锤炼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专业实践素养,提前对接国际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接下来,五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参加2025年夏季学期学院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祝天一同学提到,《社会调研》课程详细教
境外学生 |“秋高气爽登雄关,壮志凌云揽河山”——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境外学生参访慕田峪长城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谢浩然李可欣)十月的北京,秋日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为丰富境外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境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直观了解与深层感知,2025年10月26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百余名境外学生前往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长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参访活动。面对依山而筑、巍峨壮丽的古老长城,同学们难掩兴奋与赞叹之情。在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登长城之旅。沿途蜿蜒起伏的城墙、雄伟的敌楼与层林尽染的秋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山河画卷。学生们纷纷举起相机与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用镜头定格美景,也用脚步丈量历史,在攀登中切身感受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伟气魄与深厚底蕴。攀登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鼓励、彼此扶持,展现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子在交流与共同行动中,增进了了解,凝聚了友谊。参与学生普遍表示收获良多。此次慕田峪长城参访,是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对境外学生“感知中国”系列活动的重要实践之一。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课堂,让境外学子在沉浸式文化探访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
访企拓岗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蒙牛集团鲜奶事业部开展访企拓岗交流活动
(通讯员 吴思瑜 摄影 张煜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10月14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蒙牛集团在21号楼D109开展访企拓岗交流座谈。蒙牛集团兼常温事业部招聘与雇主品牌负责人李玉芬、鲜奶事业部人才与学习发展高级经理王思文、鲜奶事业部招聘经理张嘉欣,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书记王娟、合作办教师韩峻巍、专职辅导员吴思瑜参加本次座谈会。 会上,双方围绕企业招聘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学院副书记王娟介绍了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整体办学情况、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蒙牛企业负责人李玉芬详细介绍了鲜奶事业部的业务布局、岗位类型与招聘计划,涵盖品牌策划、线上运营、媒介合作、企业宣传及国际化业务拓展等多个方向。 双方还就学生实习与就业机会、校企联合培养、岗位匹配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表示未来将为学院学生提供更多实习与就业岗位,并欢迎优秀毕业生加入蒙牛集团,共同推动品牌传播创新。 此次交流活动为学院与知名企业搭建了沟通桥梁,进一步拓宽了传媒类学生的就业渠道与职业发展空间。
访企拓岗|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北京云道志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座谈会
(通讯员程牛思瑶 摄影杨一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10月17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北京云道志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道志达”)联合开展访企拓岗座谈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娟、就业工作联系人吴思瑜、云道志达CEO冯云、工作人员及在校生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座谈。 座谈会上,王娟副书记围绕学院办学特色、学生规模结构、升学就业情况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作了系统介绍;云道致达CEO冯云就云道志达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以及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就推动实质性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推动校企资源精准对接奠定基础。 未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云道志达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路径,助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齐聚母校 共忆韶华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顺利举行校友返校座谈会活动
(通讯员 宋羽 摄影 付文钦)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行校友返校座谈会,部分在京校友代表重返母校,共叙师生情谊、共话发展新篇。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副院长唐妮娜,学工办主任靳薇及教师代表刘炳辛、吴思瑜出席座谈会。 座谈伊始,龙俊书记与唐妮娜副院长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诚挚邀请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共同见证学院发展。教师代表刘炳辛、靳薇与吴思瑜也分别发言,勉励校友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秉承“立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再创佳绩。 交流环节中,师生围坐畅谈,重温校园时光,分享成长故事。15级本科校友程柄舜作为学院首届本科生,回顾了参与学生组织建设的经历,感慨在学院的学习与锻炼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8级本科校友石昕然谈到,学院多元课程体系和人文关怀为学生多向成长提供了保障;20级本科校友李舒蔓表示,美方课程的小组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自身团队协作与跨文化沟通能力;20级本科校友张锦阳结合求职经验,建议在校生积极参与实习,拓宽视野、积累经验;22
就业规划,筑梦未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邀请校友开展“用全球视野重塑职业竞争力”主题讲座
(通讯员翟思婷 摄影徐艺宁)为助力同学们明晰发展方向,提升职场竞争力,10月17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特邀职业规划导师、学校1985级校友冯云老师开展“用全球视野重塑职业竞争力”主题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娟到场主持,就业联系人吴思瑜与近百名学生参与讲座交流。立足专业之本,锤炼核心技能 讲座伊始,冯云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回顾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美国NBC电视台等机构的职业历程。她指出,职场竞争力的培养应从大学阶段开始积累,并从兴趣探索、实习实践和能力塑造三方面提出建议:一是积极参与义工、志愿服务与校园活动,发现自身兴趣与优势;二是通过实习提前熟悉职场规则,积累实战经验;三是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培养广告创意、跨文化沟通等“人文+专业”的复合型能力。以全球视野为舵,精准规划避“弯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冯云老师指出,拓宽国际视野已成为当代青年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她认为,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同学们应主动了解世界、拥抱多元文化,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开放思维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希望同学们留学不只是学知识,更要锻炼适应陌生环境、解决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
资讯|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融媒体学生实践团 换届大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宋梦茜 莫思扬 摄影 车致远)10月24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融媒体学生实践团换届大会在八角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龙俊、综合办公室老师宋梦茜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大会由实践团总编室主任王雨菲主持。 各部门候选人依次发表竞职演讲,阐释工作规划与履职愿景。经现场投票计票,第六届干部名单正式揭晓: 总编室主任:23级广告 姜欣彤 总编室副主任:23级广告 车致远、24 级传播 孟瑞嘉 媒体部部长:24级传播 李显昊 影像部部长:24级广告 王浩成 影像部副部长:23级传播 郑瑶茹 设计部部长:23级广告 龙美君 随后,龙俊书记为新一届干部颁发聘书,同时肯定了实践团的工作成果,对成员提出五点期望,包括讲奉献积成长、善学习重实践、提效率保质量、能抗压敢担当、守本心明主次。 最后,宋梦茜老师明确了工作规范,指出过往排版、图像与稿件中的问题,鼓励成员别怕试错、大胆创新,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 青春筑梦,向光而行。新一届融媒体学生实践团将以更进取的姿态,助力学院宣传工作。
境外学生|我校2025级来华留学本科新生学业水平测试顺利举行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尹梦)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要求,推动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部署,我校于10月12日顺利举行2025级来华留学本科新生学业水平测试。本次测试采用集中机考形式进行,考试科目为数学,我校全体2025级来华留学本科新生按要求参加了测试。为确保测试工作顺利实施,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统筹负责考务组织与技术支持,提前开展考生信息报送、考场布置、系统测试与现场联调等工作,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规范有序。测试期间,测试考场秩序良好,技术保障有力,整体流程平稳顺利。来华留学本科入学学业水平测试(China Scholastic CompetencyAssessment),简称 CSCA,其目标是建立统一、科学、权威的来华留学本科生入学评估标准,破解长期以来高校国际招生标准不统一、质量难把控、审核缺依据的痛点,为来华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努力成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的重要支撑。旨在以标准化测试推动提升来华留学本科生源质量。构建统一评估基准,解决“难选才”问题。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增强“重质量
境外学生 | 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国际学生开展消防安全实训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泰合安)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进一步提高我校国际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切实提升国际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10月22日下午,由学校保卫部(处)牵头,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我校国际学生前往北京泰合安消防实训基地,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注重实操的消防安全实训活动。本次实训聚焦实战演练与情景体验,旨在让国际学生们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以及动手技能。在实训基地,国际学生们首先认真学习了宿舍用电安全知识,了解了电磁炉、微波炉、暖风机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随后,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他们依次体验了多个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学习并操作了手动报警按钮;通过VR技术沉浸式感受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学习了正确的避险姿势与疏散流程;亲身体验了火场逃生的紧张,在模拟浓烟弥漫的“热烟帐篷”中,他们了解了弯腰低姿、捂住口鼻的正确逃生要点和方法。在灭火实操环节,同学们重点掌握了灭火器“提、拔、握、压”四字使用口诀,并逐一上手操作,扑灭明火。此外,他们还分组协作,完成了连接消防水带、开启消火栓阀门并进行射水打靶的训练,并接触和了解了用于高大空间及储罐场所的消
国际合作 | 中英博物馆研究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周杨 摄影 车致远)2025年9月2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联合主办的中英博物馆研究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展,并得到了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北京市对外传播交流中心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来自巴西、德国、坦桑尼亚等13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及北京市青年人才代表等共计40余人参与其中。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英两国博物馆领域的学术研讨与经验分享,搭建两国文博行业对话合作平台,助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举办。庆成宫原名斋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更名庆成宫,并改建其连廊与墙体形成今日格局。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头宫门、二宫门、正殿、后殿,院落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宫门与配殿。庆成宫在明代时,是供皇帝在举行先农祭祀前斋戒的场所。清代经改造后,成为皇帝耕耤礼成后赐茶、行庆贺礼的场所。研讨会前,特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讲解老师为参与活动的专家、青年学者及学生代表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实地参观,他们对中轴线、先农坛及古
学界新知|学院举办“全球广告与全球公共关系”讲座
(通讯员 陈宣妤)2025年10月13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邀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副院长Fritz Cropp博士举行“Global Advertising Global PR”系列讲座,以增进2025级传播学新生对新闻传播领域全球广告与全球公关基础和前沿的理解。 讲座伊始,Fritz Cropp博士对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育模式与课程特色作了简单介绍。随后,Fritz Cropp博士从新闻学院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传播引入,从全球化趋势背景、价值与文化、创新传播理论等方面进一步展开阐释。期间,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与视频播放,同学们从生动的实例中积极思考广告价值、探索发展全球品牌及推进本地化工作的策略,加深对本堂讲座的内容认知。在最后的总结环节,Fritz Cropp博士强调感知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本次讲座在气氛活跃的互动问答环节中画上句号。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全球化”如何改变战略传播领域,同时也为未来四年国际化环境下学习传播学专业的进一步做了铺垫。
资讯 | 学院2025级传播学新生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通讯员 孟瑞嘉 摄影 姚乐妍)10月13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2025级传播学新生开学典礼。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Fritz Crop、环球项目部中国合作项目主任章于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张磊应邀出席。学院党委书记龙俊、院长金雪涛、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与2025级全体传播学新生共同参加典礼。典礼伊始,学院院长金雪涛首先致辞,向全体新生表达诚挚欢迎与殷切期望。她指出,学院经过十一年的发展,育人事业迈入全新阶段。金雪涛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特别提到学院荣获“杰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称号,强调学院优质的平台资源将为新生成长提供坚实支撑。接下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Fritz Crop博士致辞,他表示很高兴能见证同学们开启大学旅程,并结合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特色,强调跨文化学习、团队协作与学术交流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他期待新生在四年中充分发掘潜能,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成就卓越。随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张磊面对60名朝气蓬勃的新生分享了成长寄语。他指出,新闻、媒体与传播领域的学习,将有效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以开放包
境外学生|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之探访北京中轴线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李晓莹 李丽珠)为帮助境外新生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底蕴,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9月下旬,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2025级全体境外本科新生开展以“探访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专题讲座引领、实地行走感悟”的模式,引导同学们沿中轴线南、北线路进行深度探访,并通过短视频记录古都风貌,讲述文明故事。专题讲座赋能:从UGC到PGC,学习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2025年9月21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月21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特邀新闻学院刘坚教授为新生进行“从UGC到PGC:短视频如何讲好故事”专题讲座。刘坚教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AI技术与短视频创作融合的前沿趋势入手,深入讲解了从创意构思、拍摄技巧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他通过解读经典影视案例,启发同学们在掌握基础技巧的同时勇于创新,以独特视角和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生动记录即将探访的北京中轴线。实地探访溯源:行走中轴线,体悟中华文明底蕴理论结合实践,方能融会贯通。在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张蕾老师、尹梦老师的带领下,新生们分线路踏上“行走中轴线”之旅,在行走中体悟古都文化与历史文脉的深厚积淀
学业引航:学院与英方合作高校为2025级本硕新生开展学业教育系列活动
(通讯员 陈诗雨摄影 任天威)2025年9月迎新周,为了让新生更好地了解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规划,9月9日、11日和16日,学院分别为2025级广告学专业本科新生和2025级硕士生进行了学业教育系列活动。在本科专业介绍会上,唐妮娜副院长及教学办任天威老师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学院概况与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大学四年的整体认知和初步规划。董俊祺副教授结合社会热点与青年视角,深入解读了广告学的专业内涵与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研究生培养解读会上,唐妮娜副院长重点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教学办任天威老师就课程安排和学位环节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Richard Hunter教授对英方合作高校进行了介绍和培养说明。通过丰富的图文展示,Hunter教授生动呈现了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学习氛围与校园生活,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国际化教育资源的直观感知,也方便了同学们对自己未来方向的权衡。本硕的学业教育系列活动现场气氛活跃、交流热烈。同学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专业的认同和热
境外学生|我校留学生受邀参加2025全球滨海论坛外媒采风活动
(通讯员 马嘉骁 安柯宣 摄影 安柯宣)9月22日至25日,我校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卢旺达、津巴布韦等国的10名留学生应邀参加2025全球滨海论坛外媒采风活动,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媒体代表一同走进江苏盐城。从黄海湿地到绿色产业园,从传统文化了解到未来科技体验,我校留学生用脚步丈量了黄淮平原的生态之美,也用语言与影像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之路。此次采风活动行程紧凑充实,涵盖自然生态、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与文化体验多个方面。在东台条子泥湿地和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留学生们近距离观察珍稀鸟类和麋鹿群落,感受“湿地是发展的资产而非障碍”的现实诠释;在盐城跨境电商产业园,了解“盐城制造”如何通过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在盐城数字影视产业基地,亲身体验VR、智慧教室等前沿应用,感受中国数字传播的创新力量。作为本届全球滨海论坛的重要配套环节,采风活动让我校留学生深入湿地公园、产业园区与文化地标,在实地采访与观察中切身感受盐城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探索与成就,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中国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并通过多语种、多平台传播,让世界听见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留学生的声音:多元视
境外学生|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之安全与法规教育活动
(通讯员 尹梦 摄影 李晓莹 陈冠宇 洪靖雯)新学期伊始,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本周聚焦“安全与法规教育”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实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增强法律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新生说明会:明晰规章,融入校园(2025年9月15日、17日)9月15日与17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先后组织两场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入学说明会。国际本科生项目负责教师尹梦、港澳台侨学生事务负责教师张蕾就校园安全规范、保险政策、学生活动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助力新生全面了解在校生活要求,更快适应新环境。公共安全体验馆:沉浸学习,提升技能(2025年9月18日)9月18日,全体2025级境外本科新生前往北京市公共安全体验馆,开展为期一天的实景安全教育。活动分为实景体验工坊与安全教育讲座两大板块。在实景体验环节,同学们分组参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应对及紧急救护等模拟场景训练。通过互动实操,大家掌握了基本自救与互救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随后的安全教育讲座中,场馆讲师结合真实案例与现场演示,从安全防范意识培养、暴力事件应对策
通知公告
MORE>>
06
2025-09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25级学生手册
17
2025-10
2025年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名单公示
09
2025-10
2025年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申请通知
19
2025-09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校内预赛报名通知
17
2025-09
关于举办第三届“靓在秋冬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的通知
研学动态
MORE>>
学界新知 | 直面“不完美AI”
2025-10-29
资讯 |我院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教学及学术管理委员会会议
2025-10-29
学界新知 | 学院举办“AI应用与深伪识别”讲座
2025-10-29
资讯|学院举办2025年夏季学期实践分享会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