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外国硕士学位...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合作院校
大事记
教学培养
师资团队
专业介绍
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招考信息
外国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报名平台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学生发展
学生事务
团学活动
校友风采
境外学生教育
职能简介
留学中传
港澳台侨学生事务
制度文件
学生风采
党建园地
党员发展
支部建设
党建活动
党建制度
常用下载
教学工作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留学认证
资源预约
新闻动态
MORE>>
资讯|蔺海波副书记带队到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调研
(通讯员 宋梦茜 摄影 徐霏霏)5月27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率学习教育专班一行到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调研。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吴思瑜分别汇报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及师生党支部代表参加会议。 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党委书记龙俊汇报了学院党委开展学习教育整体情况。学院党委构建“三级责任体系”纵深推进学习教育,形成“学查改”一体化工作格局。自3月启动学习教育以来,通过党委会专题学习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3次及学生党支部学习4次,实现全员覆盖。建立“第一议题”制度与校党委文件“24小时传达——48小时部署”响应机制,制定修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试行)》等5项规章制度,强化“关键少数”引领作用。针对巡察反馈的三大类问题,开展理论学习强化、班子分工优化、师生服务提升三大专项整改,完成新一届“两委”选举及分工优化,建立教职工“领学+分享+交流”常态化学习机制。学院还立足国际化办学特色打造育人品牌,组织国际学生参与文化参访、心理健康讲座,严格外籍教师
资讯 | 我院召开融媒体工作细则完善专题会议
(通讯员 宋梦茜 摄影 张琦玥)5月26日中午,学生融媒体实践团工作专题会议在D203会议室召开,会议重点部署融媒体工作细则完善及近期重点宣传任务,由学生融媒体实践团负责老师宋梦茜主持,学院副院长唐培林出席会议,学生融媒体实践团各部门负责人参与讨论。细化工作标准,夯实融媒体建设根基 会议围绕融媒体内容生产规范化展开深入研讨,明确各部门工作细则更新重点:媒体部需对公众号栏目分类内容及版式规范进行更新,进一步优化内容架构,提升视觉呈现的统一性与专业性。影像部着重完善图像规范,涵盖图像大小、合集白色边框设计及交付方式等细节,确保影像素材符合传播标准,提升视觉质感。设计部针对头图设计规范进行优化,强调稿件内容与头图色彩元素的组合统一,通过调整色彩饱和度与明度,增强视觉传达效果,强化品牌识别度。 明确近期任务,高效推进工作落实 会议同时部署阶段性重点任务:融媒体周边设计要求结合学院特色与传播需求,展现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公众号首页分类栏优化更新工作同步启动,旨在通过功能升级与界面优化,提升用户浏览体验,强化平台服务效能;为学院小红书账号的运营做好初步准备。 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协
资讯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工作团队赴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走访调研
(通讯员 莫尔思)为学习借鉴国内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5月21日,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带队,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院长唐妮娜、海南国际学院副院长尤秀及两院教师代表一行7人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联合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专业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探索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5月21日上午,我校调研团队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受到了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党委书记邸爱英、副院长徐世中及其工作团队的亲切接待。邸爱英书记详细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外联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学生培养成果等;徐世中副院长围绕学院办学特色、实践教学安排、学生激励措施等进行了说明。 双方工作团队重点就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国际化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措施、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发展、学生培养特色与升学就业支持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外方资源整合经验等内容进行了充分地研讨。 同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西南交通大学
产学合作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推进合作
为促进产教融合、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5月19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师生一行到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简称“央博”数字平台),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双方围绕博物馆数字化转型、AIGC文创设计及博物馆文化的国际传播等主题开展了深入座谈,探索校企合作新机遇。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院长金雪涛、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娟以及央视网总编室副主任兼央博副总经理张婧、央视网技术事业群项目管理姚慧揚、央视网技术事业群技术专家于维伟、央博产品经理杨雄、央博技术经理崔龙灿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央视网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全面了解“央博”数字平台在“数字+博物馆”“数字+文旅”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学院(中心)的国际学生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沉浸式体验了AI和VR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具体应用,感受到“何以文明”数字文博项目的魅力,深刻理解了作为国家级数字文化艺术聚合传播平台,央博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强大品牌影响力。 参观结束后,双方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金雪涛院长对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成果
资讯 | 2025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宣讲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李晓莹 摄影 项目办公室)5月21日下午,由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的“2025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宣讲会在21号楼一站式服务大厅成功举办。2025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北京项目办公室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活动安排及报名流程。本次活动按照“1+3”实习模式组织实施,即实习+研学、参访、交流。本活动将组织启动仪式暨破冰活动,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并迅速适应在北京的实习环境。同时,活动还计划举办企业见面会,为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以便学生能快速了解实习岗位和北京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在活动期间,除了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外,还安排了众多充实的研学和参访活动。宣讲结束后,我校来自香港的2022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李晓莹同学分享了她在2024年的实习经历。她鼓励在座的同学们要珍视这难得的实习机会,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持续地取得进步。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加强对港澳台青年支持和培养,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交流合作,为他们来内地(大陆)就业创业提供机遇、创造条件。我校作为承办单
资讯 | 我院师生在学校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取得佳绩
(通讯员 宋梦茜 马心畅 叶瑞熙 杨嘉欣 摄影 刘斯量 赵一玮 张芷铭)2025年5月15日至16日,我校第四十三届运动会隆重举行。以运动之名,赴健康之约,国传师生齐聚赛场,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硕果累累。 集结号:国传师生的活力启程 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教师方阵和学生方阵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惊艳亮相,队服与翻飞的院旗交相辉映,展现了国传中外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幕式上,学院领导勉励全体运动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这场盛会注入澎湃动力。 风云录:汗水铸就的荣耀时刻 教师们积极参赛,奋力竞先。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勇夺男子中年甲组足球射门第6名,副院长唐培林荣获男子中年乙组定点投篮第3名,周杨老师拼得女子青年组跳远第4名、100米第5名,刘炳兴老师斩获男子中年甲组实心球第4名、铅球第5名。 同学们不甘落后,力创佳绩。沙坑旁,戎欣悦以4.32米的优异成绩摘得乙组跳远桂冠;实心球赛场,张煜雯奋力一掷划出优美弧线,以11.5米锁定冠军。力量与技巧的完美融合,书写着田赛场的辉煌篇章。 红色跑道上演速度对决:
资讯 | 解锁语言能力,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雅思训练营火热开讲!
(通讯员 何张丽 摄影 周杨 )2025年5月21日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的雅思英语训练营顺利开营。本次训练营由外教Keong主讲,为期4周,面向学院本硕学生,旨在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助力学子突破语言壁垒,为雅思学习夯实基础。 本次雅思英语训练营课程围绕雅思英语听、说、读、写四个大类展开,每个类别均包含题型讲解、小组讨论等内容。在首次课堂上,外教Keong围绕雅思听力真题进行拆解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场景预判、细节捕捉等核心技巧,通过实战培养英语能力。教学过程中特别设置听说联动环节,在完成听力训练后,外教即时衍生出相关口语话题,鼓励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让大家在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外教Keong循循善诱,鼓励每一位学生突破自我、大胆表达。 在寓教于乐的教学场景中,同学们始终保持着高度参与。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同学们将继续跟随外教的步伐,延续互动式学习模式,通过专项训练稳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持续强化雅思学习各项技能。
国际学生 | 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国际学生体验石景山文化
(通讯员 郭玥鑫 彭军 摄影 中青旅遨游)5月17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协调组织我校45名国际学生参与石景山区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推介会——「百人百享·外友探访“HI”玩团」活动,打卡多个著名景点。 同学们们穿梭在三高炉的钢铁巨构与秀池的清澈波纹之间,遥望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张力与群明湖的碧波,在快门的“咔嚓”声中留下最美笑容;漫步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在承恩寺欣赏燕京八绝工艺的匠心、在古道斯存了解历史文化风俗,感受时空的交叠与文化的传承;走进石景山文化中心,观赏“永定河传说”活态传承项目演出,亲身参与抖空竹、打快板等娱乐项目,体会勾栏雅趣。此次活动,通过名胜打卡、文化互动与传统演绎,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石景山文化,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为其北京生活添彩。同学们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使他们深度探寻了北京特色文化,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认识中国文化的新窗口。未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将秉持初心,策划并组织更多精彩丰富的国情文化活动,助力国际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资讯 | 第九届“粤上心头·江湖侠义梦”粤语歌唱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通讯员 张煜婷 摄影 凤扬文化传媒)5月16日晚,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指导、港澳台侨学生发展协会主办的第九届“粤上心头·江湖侠义梦”粤语歌唱大赛决赛在中传讲堂成功举办。八强选手以曲为剑,以声为刃,于粤上江湖展尽风采,赴于荣耀。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北京联络部交流处副处长解玲女士,朝阳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朝阳区侨办主任金晓倩女士,朝阳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朝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马恒先生,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先生,北京语言大学港澳台办公室科长何知今女士,学校机关党委书记王维家、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文渊、教育服务中心主任荆甫华、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冬梅、后勤保障处副处长王莉、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娟、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副院长唐妮娜、副院长唐培林以及港澳台侨学生发展协会指导老师张蕾出席本次活动。 金牌音乐制作人、唱作人、前TVB音乐总监,坐拥400首OST作品,经典作品有莫文蔚《呼吸有害》、林峯《爱在记忆中找你》以及容祖儿《续集》的邓智伟先生,著名作曲家、作词家、汪峰的单曲制作人,曾参与《乘风破浪的姐姐
资讯 | 知行中国—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外教赴山东进行文化调研
(通讯员 摄影 蔡静 )为深化“知行中国”主题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5月16日至18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外方合作单位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项目负责人Daborah Phyllis Wilson David教授、高级讲师Andrew Morgan David、高级讲师、文博学者Stuart James Burch,美国密苏里大学Brad Anthony Best教授共赴山东。他们先后前往济南的山东博物馆、大明湖,以及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尼山胜境景区,深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济南,外教们首站来到山东博物馆。馆内的齐鲁文化文物展,青铜器的厚重、古籍的深邃,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儒家文化的新认知。“海岱日新”常设文物展,从旧石器时代延伸到新中国建立成立,将珍贵的文物与数字化展陈有机结合,外教们不时拍照记录,并互相讨论,沉浸在历史长河中。 随后,他们漫步大明湖畔,感受“四面荷花三面柳”的自然美景和城市独特韵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教团队专门探访了位于大明湖畔的“抗战时期济南战役临时指挥部旧址”,直观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 在曲阜,外教
资讯 | 探千年运河文脉,品艺术小镇新韵——我院师生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通讯员魏凡迪 摄影袁添洋)5月10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办学硕士和本科专业的百余名学生在7名外教的带领下,赴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传承运河文化,感悟艺术创新”的主题研学活动。师生们先后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与宋庄艺术创意小镇,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与专题研讨,深入探寻大运河的千年文脉与当代艺术的创新活力。 大运河博物馆:科技赋能历史叙事师生首站抵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京华通惠,运河永济”基本陈列展,一览大运河从史前至当代的发展历程。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数字运河”主题展厅,师生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动态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了解大运河水利工程演变史。展厅内,元代漕船结构剖面动态演示、明清河道变迁卫星比对图等数字化展项,直观呈现古代航运智慧与现代治水技术的传承关系。展室内特别设置“古今运河对比”交互装置,参展师生可通过触控屏幕实时调取京杭大运河不同历史时期的航道数据,解锁课本外的沉浸式学习新体验。 博物馆二层专设“运河与红色记忆”主题展,以图文史料结合实物复刻的形式,展现平津战役期间运河漕运在物资运输中发挥的战略作用,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师生直观感受到运河在解放战争
资讯 | “中国十五年:关于人物、地域与文化的浪漫叙事”摄影作品展 开幕式暨“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故事”专题论坛圆满举行
(通讯员:蔡静 博尔金娜 摄影:车志远、杨松宁)作为中英高等教育合作5月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5月8日,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联合主办,英方高级讲师、摄影师Russell Murray(罗素·穆雷)策划的“中国十五年:人物·地域·文化的浪漫叙事”摄影作品展在传媒博物馆盛大启幕。为了深入探讨摄影展的文化意义,双方还同步举办了“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故事”专题论坛,吸引了中英师生、中传海外留学生及相关文化界人士积极参与。 展览开幕式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高级讲师孟慧丽主持。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首先发表致辞,她预祝摄影展取得圆满成功,并强调此次展览是中英双方长期合作的重要成果,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英跨文化交流。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及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教育发展负责人Deborah Wilson David(黛博拉·威尔逊·大卫)教授随后发言,她详细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内容主题,对两校的紧密合作深表谢意,并高度评价了策展人Russell Murray通过镜头长期记录中国故事的多年努力。 随后,中传传媒博物馆馆长提出通过国际化活动促进文博人才培
资讯 | 我院第二届“靓在秋冬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第三届“我在中国”摄影+微视频比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通讯员 宋梦茜 摄影 韩峻巍)5月14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第二届“靓在秋冬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第三届“我在中国”摄影+微视频比赛(原“我和中传”微视频比赛)在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隆重举行。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副书记王娟,副院长、分工会主席唐培林,专职组织员赵洪斌等领导老师和获奖学生参加了典礼。典礼由唐培林教授主持。“靓在秋冬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与“我在中国”摄影+微视频比赛分别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分工会和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主办,旨在展现园林式校园的美丽风景,体现我院教职工凝心聚力,满怀信心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记录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成就,并体现我校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习、所感、所思和所为。 颁奖典礼上,唐培林教授对师生们的积极参赛表示了肯定,对为组织比赛辛勤付出的老师表示了感谢。他希望并鼓励师生们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去发现、记录、珍惜更多的好人、好事和美景。院领导分别为获奖师生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 在作品展映、分享和点评环节,一等奖获得者莫尔思老师、广告学院广告学2023级本科生陈敏宁、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与主
资讯丨中传学子参与国际学术沙龙共议电影全球交流
(通讯员 丁诣涵 摄影 丁诣涵)4月23日上午,作为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之一,由中国电影博物馆主办的《全球化视域下电影的合作交流与情感共振》国际学术沙龙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应邀出席,围绕电影全球合作与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与来自中、德、法、尼、荷等国家的电影专家展开交流。沙龙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主持,来自不同国家与机构的嘉宾围绕“全球化电影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研讨交流环节,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张彧分析了中德电影合作前景,尼泊尔国际电影节主席K.P. Pathak分享了中尼影视合作实践经验与丰硕成果,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范小青则探讨了韩国国家形象的影视传播策略等内容。在互动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吴方思雨就中国影片出海的创作挑战向北师大张燕教授进行提问。张教授表示,电影出海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与创作内容深耕,思考如何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在文化转译的同时实现面向海外观众的情感共振。 中国传媒大学参会学子在活动现场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不仅了解了当下电影全球化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深
资讯丨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跨文化讲座:热情与坚持是学习语言的真谛
(通讯员 周杨 摄影 周杨)2025年5月8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特邀英籍语言学家布莱恩·艾伦(BryanAllen),以“从伦敦到北京:一位‘中国通’的二十年文化解码”为主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他扎根中国二十余年的文化观察与语言学习心得。讲座伊始,布莱恩通过英国文化知识问答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感。接着,他分享了自己为研究白族语言,拖家带口深入大理、丽江的白族聚居地14年的特殊经历。“学习语言没有捷径,时间和耐心是最好的老师。”他鼓励在场学生“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错误的发音、每一次尴尬的对话,都是进步的机会。”作为横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实践者,布莱恩特别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多去体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积极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能;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不要害怕失败或者改变,只有不断探索、持续学习,才能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布莱恩的分享不仅是一场语言学习的指导,更是一次文化交融的生动展示。他的经历证明,真正的“中国通”不仅是语言的熟练者,更是文化的理解者和传播者。外教简介:布莱恩·艾伦(BryanAllen)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外语系,后于伦敦大学获
资讯|英国考文垂大学外籍教师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
(通讯员 莫尔思 摄影 商易)2025年5月8日至11日,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外籍教师代表团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三日的学术交流访问活动。此次访问聚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教育教学管理,通过实地考察、参观专题展览和深度座谈等形式,推进了中英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的分享与交流。5月9日为学术交流日,当日上午,考文垂大学代表团在学院教师代表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中传传媒博物馆、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外籍教师罗素·穆雷(Russell Murray)摄影作品回顾展,及中传4K超高清演播室。在中传传媒博物馆,考文垂代表团一行对馆藏的历史影像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关注了早期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历程。 罗素.穆雷(Russell Murray)的摄影作品展成为当日参观的亮点,其作品引发了外教们的热烈讨论。在中传4K超高清演播室,负责老师系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1400平米4K超高清演播室视音频系统建设项目,展示了摄像系统、信号切换与调度系统、视频制作支持系统等高水平
国际学生|跨越文化的桥梁:我校国际学生代表赴白塔寺开展研学活动
(图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为赋能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讲好北京文博故事,提升中外学生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能力,5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学生代表与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北京大学的国际国内学生代表共赴北京白塔寺开展“跨越文化的桥梁”2025年度第二场主题研学活动。北京妙应寺因寺内有白塔,俗称“白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的重要文化遗产标志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体量最大的覆钵式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北京市对外传播交流中心和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共同组织承办。来自俄罗斯、加纳、比利时、墨西哥、喀麦隆、马来西亚、蒙古等17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及参与“京彩文化”高校的大学生共40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喀麦隆籍学生百灵以“文化使者”的身份介绍北京白塔寺的简要情况、展陈特色及文创产品,通过国际学生的视角讲述北京文博故事。在白塔寺管理处副主任顾莹的
国际学生|我校国际学生代表受邀参访联华国际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
(通讯员 李思然 尹梦 摄影 联华国际)为帮助我校国际学生全面了解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的保险政策与服务,5月7日,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组织我校来自尼日利亚、缅甸、博茨瓦纳等国家的11名国际学生代表,赴联华国际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深度了解来华留学保险服务。作为专注于外籍人士保险服务的领先企业,联华国际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为学生们精心安排了公司参观和专题座谈。座谈过程中,公司专业团队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来华保险政策、理赔流程、风险管理等核心内容,以及针对留学生需求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不同保险计划的差异、理赔申请步骤、紧急情况处置方案等实用信息,并就常见问题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很有意义,使他们对在华学习期间所投保的保险服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解答了他们的疑惑。同时,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对公司的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学校今后将继续拓展此类实践教育活动,并将其融入到新生引航活动中,助力国际学生更好地适应在华在校的学习生活。
国际学生|我校5名国际学生在教育部第八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中喜获佳绩
(通讯员 尹梦)4月11日,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中国留学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以及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中外高校代表、教育主管部门代表等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分论坛 ——“留学中国与世界” 专题研讨会举行了2024年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 征文暨短视频大赛成果展示及颁奖典礼。我校5名国际学生分别荣获短视频平台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征文大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4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院校优秀组织奖”。第八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中国传媒大学获奖名单赛事姓名国籍作品名称奖项短视频平台赛龙沁/龙譞(已毕业)马来西亚《0.5倍速看北京》一等奖张雯泰国《今京有味》二等奖林蓄芊马来西亚《北京兔儿爷》优秀奖大堀理绪日本《ai赋能故宫 阅见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优秀奖征文赛大堀理绪日本《以传媒之笔,绘中国画卷》三等奖刘木仙印度尼西亚《乡村振兴:燕燕会一直铭记星星、冰淇淋、李子和龙岩》优秀奖“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系
玩点不一Young|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新生开展春日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通讯员周汶璐 摄影王子豪)为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美育实践,4月19日,我院组织2024级新生前往国家植物园,开展春日劳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定向越野、创意手工等多样环节,同学们在协作中感受春日之美,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展现青春活力。 活动伊始,轻松有趣的破冰游戏快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为团队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定向越野挑战赛”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将劳动实践与趣味挑战有机结合,既考验体能与配合,也激发表达与创造。小组成员手持任务地图,穿梭于国家植物园,在行走与挑战中锻炼体能、增强协作,也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彼此了解。 在创意手工环节中,同学们以干花和彩笔为“颜料”展开创作,拼贴出一张张独具匠心的“自然邮票”。从“春日甜筒”“向阳花束”“小桥流水”到“翩翩蝴蝶”“可爱小熊”……,每一张邮票都凝聚了同学们的巧思与合作,为春游活动画上温馨圆满的句号。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在草坪上合影留念。阳光下,同学们高举队旗与手工作品,笑容灿烂,定格青春洋溢的美好瞬间。 本次春日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融合自然体验与艺术创作,引导同学们在亲身实践中理解劳动价值,增强团队意识与审美能力。未来,学院将
通知公告
MORE>>
08
2025-05
境外学子〔2025〕6号 关于开展“青春筑梦想 科技创辉煌”港澳台学生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14
2025-04
2025届港澳台侨优秀毕业生公示
03
2025-04
2025届港澳台侨优秀毕业生评选通知
20
2025-03
关于举办第四届“我在中国”摄影+微视频比赛的通知
20
2025-03
关于举办第二届“靓在春夏 美在中传”摄影比赛的通知
研学动态
MORE>>
精准表达,高效沟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讲座
2024-12-10
港澳台侨学生|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举办2024秋季读书周总结会
2024-12-09
国传有为——学生学术成果展示
2024-02-23
科研训练系列讲座:阅读学术文献,铺就学术之路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