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外国硕士学位...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合作院校
大事记
教学培养
师资团队
专业介绍
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招考信息
外国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报名平台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学生发展
学生事务
团学活动
校友风采
境外学生教育
职能简介
留学中传
港澳台侨学生事务
制度文件
学生风采
党建园地
党员发展
支部建设
党建活动
党建制度
常用下载
教学工作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留学认证
资源预约
新闻动态
MORE>>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光影之梦 声临其境”视听语言研究课程汇报展映顺利举行
(通讯员赵颖 师景)2022年12月20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光影之梦 声临其境”视听语言研究课程汇报展映,旨在展示研究生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创作氛围。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院长唐妮娜、戏剧影视学院刘思佳副教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教学办主任任天威、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教师师景、刘炳辛,视听语言研究课程任课教师贾佳副研究员出席本次展映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38名硕士生参加了本次展映,共有五部作品入选。唐妮娜副院长在致辞指出,学生作品创作和展映是学院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对同学们后续的学习和创作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她对学生们的努力和学习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达了对五部参展作品的期待。展映活动依次播放了参选的五部作品《今日宜偶遇》《九号站台》《首映》《重启》和《烂尾楼》,创作团队就创作思路、拍摄手法等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刘思佳老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任天威老师对作品就创意、情节、拍摄技巧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任课老师贾佳进行了总结。经师生共同投票,最终《首映》荣获一等奖,《九号站台》荣获二等奖,《重启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质量保障专题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蔡静 莫尔思)12月1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质量保障专题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交流副校长玛丽斯泰格迈尔教授(Mary Stegmaier)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复旦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国内外高校的领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我校部分师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并进行了共同交流。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教授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章于炎博士共同主持。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主办方表示感谢,向与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在传播学本科项目上10年来的成功合作,尤其是双方在国际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在中外课程对接、教学方法融合、师资合作等方面进行的持续优化。同时,他表示中传还在海南创新试验区推进与国外高校的专业合作,期待会议上各位专家能激发创见,增进交流。
海南国际学院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工作推进会议顺利召开
(通讯员 尹梦)2022年11月我校与英国阿伯泰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获批,标志着我校在海南办学的又一个新项目即将落地。为推进两校合作专业办学的各项准备工作,2022年12月19日下午,海南国际学院与英国阿伯泰大学举行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段鹏、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副院长唐妮娜、副院长龚文义及合作办部分教师代表,英国阿伯泰大学校长Liz Bacon教授、副校长Alastair Irons教授、国际办公室主任Elaine Russell等参加了会议。视频会上,段鹏副校长高度肯定了双方团队两年多来的辛苦付出。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在游戏创意与制作领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两校的合作项目是优势专业的强强联合,在海南办学前景可期。两校已于12月初完成了对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硬件设施的线上评估会,中国传媒大学首批学生已于11月中旬入驻,相信各项条件还会不断完善。段鹏副校长强调,接下来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办学合作,全方位做好2023年项目首批学生的招生、课程和师资的准备工作,力争将两校的合作专业打造成高
我校2022年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通讯员张蕾)2022年10月至12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举办了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学习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摄影体验营和文化讲座等多项内容。10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在21号楼C区大厅举办了主题为“喜庆二十大,同心跟党走”港澳台学生座谈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党委书记张洪生、院长金雪涛及来自不同专业的11名我校港澳台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副院长张佩佩主持。金雪涛院长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金雪涛院长强调报告全文让我们站在新中国发展历史的维度上,全面认识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聚焦高等教育,在全党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而在座的各位青年就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与会港澳台同学代表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秋季学期视频工作会议
(通讯员 莫尔思)2022年12月5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与合作方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召开了秋季学期视频工作会议,双方就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日程安排、共建英语语言中心、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博士专业招生准备工作和财务管理等事项进行了交流。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安吉拉.布朗(Angela Brown),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副院长唐妮娜,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中,中英双方对本学期学生的过程性评教等情况进行交流,对中外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融合进行了讨论。双方以当前学术英语教学合作为基础深入商讨共建英语语言中心相关事宜,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英语语言中心将通过实质引进合作外方高校的优质语言教育资源,在提高学生学术英语水平的同时,为提升全英文课程质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奠定基础。预计该中心将于下学期正式启动建设。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安吉拉.布朗(Angela Brown)表示将积极推进英语语言中心的建立,并持续关注博士专业招生准备、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等事项的进展情况。通过本次视频工作会议,中外双方在总结本学期重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实践教学作品成果交流会
(通讯员 林芳羽)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2022年夏季学期和秋季学期陆续开展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海外学者工作坊”三期,学院各年级本科同学参与其中。为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全过程,12月3日学院组织开展以“中国之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作品成果评选与交流会。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者罗素.穆雷(Russell Murray)、芝加哥州立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助理教授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学院莫尔思老师、韩峻巍老师、周杨老师和所有参赛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金雪涛院长向参加此次活动的两位海外教师和各位同学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她表示本次活动依托于学院特色项目“海外学者工作坊”,为同学们运用专业所学提供展示平台。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交了多幅摄影及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审美意识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活动中,师生们一同回顾了所有参赛作品,部分同学也分享了作品的选题思考、创意构思及创作手法。在评委老师点评环节,罗素.穆雷(Russell Murray)肯定了同学们能够多维度、多视角、多手法展现中国之美,并鼓励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学习活动
(通讯员 邹采玲蔡静)为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于11月25日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梁昊光教授面向全体研究生,举行了“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主题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唐妮娜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梁昊光教授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八个理论,并由此引申出现代化实践的八个问题:中国现代化为什么不能走传统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有什么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和知识创新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下共同富裕内涵是什么?如何做?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现代化如何做?中国式现代化下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式现代化下如何实现文化繁荣?围绕以上问题,梁昊光教授层层深入地描绘了中国的现代化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又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后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指出中国现代化是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现代化,应将现代化的思想、理念、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到各行各业各领域建设中。在讲述如何实现文化繁荣时,梁昊光教授特别强调,世界文化现代化正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邀请复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教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讲座
(通讯员 谢欣然蔡静)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家国情怀为依归,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系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专题讲座。11月23日下午,作为专题讲座的第一讲,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博士流动站站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以“在新闻教学和新闻理论研究中努力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举行了线上讲座。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向参加讲座的全院研究生和本科生隆重介绍童兵教授,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科学理论与传播实践相结合,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做立足国际、胸怀祖国的传播者。童兵教授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开端,讲述了大学时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原著,并带着问题求教各领域专家的经历,鼓励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要学会通读原著,肯下功夫。童兵教授着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马克思主义贯彻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的重要论述,阐释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应用其指导理论研究各部分和新闻教学各环节。同时提出要敢于进行中外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比较分析,从比较研究中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2019级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张鑫雨)2022年10月27日上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召开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会,2019级传播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了会议,尤秀副院长主持会议。首先,学院教学办任老师对本科毕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各环节具体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专门讲解,并对北京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议要素进行说明,就本科毕业论文对毕业班同学未来升学、学术和就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进行提示,督促同学们务必加强投入,如期完成相关工作,确保以高质量毕业论文为本科阶段的求学划上圆满句号。随后,学院特别邀请我校传播研究院王锐副教授,为全班同学进行了选题和开题的专业指导。王锐老师结合往年学生的论文情况和自身指导经历,重点解读了传播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并对前两届优秀论文题目的普遍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还从如何填写选题表的角度切入,条分缕析,就“如何完成简明扼要的选题申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选题指导会的最后,王锐老师特别强调指出,同学们务必要认真搜集文献资料,大量阅读具有价值的一手研究和期刊文章,为随后的论文撰写做好充分准备。本次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会的召开,帮助2019级毕业班同学更加明确了解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党委组织师生集中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
(通讯员 王昕 摄影 郑博文)10月16日上午10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党委分别在八角楼二层报告厅、一站式服务大厅组织学院师生集中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党员代表及部分团学干部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同时,学院党委要求各支部党员及各部门教职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收听收看。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陆续来到指定地点,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大会开幕。十点整,大会正式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不时认真记录。 党的二十大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看完直播之后,学院广大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党委书记张洪生说:“大会为我们擘画了祖国发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学术讲座
(通讯员 高佳怿 刘炳辛)10月14日下午,为使学院硕士新生能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节奏,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为全体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们开展了题为《如何阅读一本学术作品》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以线上的方式进行,讲座邀请了传播研究院黄典林教授作为主讲人。黄老师首先从阅读方式切入,对兴趣阅读和专业阅读的不同做了区分和比较,随后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专业相关文献寻找的方法渠道。其中,着重讲解了一手、二手、三手文献资料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分别适应什么阶段的学习者。此外,黄老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推荐了检索工具和文献管理软件,以及阅读文献时做笔记的步骤和方法。线上视频讲座截图最后,黄典林老师为同学们提出了三条阅读建议,即“学术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你是一个有耐心,有毅力,有专注力的人”“阅读既需要有一定的广度,但更重要的是深度,即围绕特定的研究问题进行专题性文献阅读和研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你的持之以恒”。讲座的结尾,同学们就学术阅读书目建议、论文写作时遇到的困难等若干问题与黄老师展开了积极的线上互动。同学们表示在此次讲座中受益颇多,为之后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打下了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系统开展线上专业学习辅导活动
(通讯员 杜承泽)2022年10月11日上午,为丰富学生线上专业学习体验、更好地推进学院中外课程的师资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全面提升线上教学整体建设水平,学院邀请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环球项目主任克罗普博士(Dr. Fritz Cropp)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和密苏里新闻学院教育现状”(CUC - MU Joint Program in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at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的主题讲座,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相关教师和2022级传播学专业本科新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克罗普副院长向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学情况、教学配套设施,以及“密苏里方法”和传播学特色专项课程等内容,并就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本科专业中的美方课程逻辑关系和主要教学方法进行了讲解,特别强调了实践教学领域中外师资的配合情况。克罗普副院长表示,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深度的合作,通过两校不断深化合作,加强学生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洪生为新生讲授“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迎接数字智能社会”专题党课
(通讯员钟楚萱摄影 钟楚萱)为了深入贯彻实践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视角,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多维度国际表达,加强青年大学生对国际化在实践中的认识,为新生在中国传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拉开序幕。10月6日上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召开了“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迎接数字智能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洪生主讲,结合党的领导与精神理念,为2022级本科新生带来一堂精彩纷呈的专题党课。张洪生书记首先从网络的三代演进变化入手,引发同学们对未来社会的思考,把话题引向了数字经济与未来社会的领域。他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了解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特点是当下中国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张书记还特别强调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向同学们详细地进行剖析其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的内容和影响力。在张书记的引领下,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了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和数字文化产业,对于数字文化经济时代产生了新的见解。对于文化,张书记表达了殷切的希望,指导同学们应使其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因为它的最终成果是集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通讯员:江璨宏刘炳辛摄影:余美辰)9月30日下午,按照学校整体迎新工作安排,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一站式服务大厅举办了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书记讲党课。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22级硕士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现场 本次讲座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党委书记张洪生老师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迎接数字智能社会”为题,分别从国际传播、数字经济、元宇宙与未来社会等角度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文化社会进行了解读,并对未来的数字社会建设及深度融合发展作出展望。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洪生 最后,张洪生老师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三个跨越”的战略任务表达了对新生的殷切希望,并要求同学们要提升终身学习、解决问题、共栖共生、国际合作等能力,着力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站位思维、客观思维、系统思维,成为复合型的国际传播人才,为国家的国际传播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22级硕士生新生听讲现场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顺利举办2022年中传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项目 ——“叙事与摄影: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化”海外学者工作坊
(通讯员 莫尔思)2022年9月9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邀请了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学者罗素.穆雷(RussellMarray)开展了主题为“叙事与摄影--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化(Narrative and Photography--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的线上工作坊课程。本次工作坊课程共分为四次,9月每周五下午进行。工作坊课程旨在让同学们在学习摄影理论和技术的同时,提高视觉叙事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选题技巧、内容制作要领和传播渠道特点,从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综合能力。本次工作坊课程共有60余名学生报名,线上课程内容充实,师生互动频繁。在本期的工作坊课程中,罗素.穆雷(Russell Marray)老师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分析,并结合实践案例研讨,向同学们讲解了视觉传播的力量,与同学们探讨了文化的独特性能否通过图像得以保留,以及如何通过新兴数字技术开拓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等问题。在实践探讨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地围绕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课提问,罗素.穆雷(Russell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外方专业新生引航专题辅导系列活动
(通讯员 王子豪 林楚欣)为引导本硕新生全面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体系、认知国际化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于2022年9月启动中外合作办学外方专业新生引航专题辅导系列活动。本系列活动由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外方教师的三场线上专业引航讲座组成,面向2022级传播学专业、广告学专业本科新生,以及学院硕士新生开展。 2022年9月7日下午,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合作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新闻的新种类和新闻传播学习的新方向(New Journalism Genres New Study Area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章老师为新生们介绍了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密苏里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媒体融合的定义、领域,以及历史发展趋势;针对中外联合培养方案中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媒体融合报道》《媒体融合编辑》《无人机新闻报道》《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
群“新”璀璨 筑梦国传 | 迎新现场直击
R187XmFO3MGdfSDlG-KCAA
我校举行2022级国际学生学习说明会
(通讯员 陈雨婷)为增进2022级国际学生对我校教学及学生生活的了解,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来华留学生活,早日融入中传大家庭,9月6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举行了2022年国际学生线上学习说明会。 段鹏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系统地介绍了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总体情况。他表示,学校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中外学生交流、国际学生管理等方面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了解学校各项制度,充分融入各专业的学习之中,同时祝愿每一位学生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顺利、生活愉快,度过难忘的学习生涯。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金雪涛院长向各位国际学生介绍了我校的优势学科、教学资源以及特色化国际办学理念,希望同学们在中国传媒大学的留学生生活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随后,2022级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自也门的ZAKARYA(翟乐一)同学代表国际新生发言,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来华留学经历,并表示中传是他的第二个家,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温暖,希望每位新同学都可以像他一样,在未来的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通讯员:王昕 摄影:郑博文) 8月31日上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在八角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重点就进一步落实、落细北京本部、海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及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开学、迎新等各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学院全体教职工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金雪涛院长向全体教职工介绍了学院新班子的分工,对海南国际学院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开学迎新工作进行了安排,介绍了来华留学认证、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等工作开展情况。之后,学院各分管领导重点就迎新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汇报。金雪涛院长指出学院承担我校在北京、海南两地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以及境外学生管理工作,在深入掌握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学院将推进内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充分融合、不断优化和规范管理程序,为各项办学工作提供保障。张洪生书记强调,今年我们的迎新工作面临较为复杂的形势,学院党委及全体教职工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在高度重视“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扎实落地各项工作方案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务必确保学院迎新各项工作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夏季小学期国际前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通讯员 王梓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秉承中国传媒大学“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育人思想,注重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2022年夏季小学期,学院组织开展了包括合作外方夏季工作坊、业界分享系列以及国际云资源等在内的线上实践课,这进一步扩宽学生国际视野,形成了前沿性与基础性相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合作外方夏季工作坊1.《财经新闻报道》为了进一步夯专业基础,提高新闻素养,学院为2020级传播学专业学生开设《财经新闻》课程,由密苏里新闻学院Marty Steffens教授负责讲授。这门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阅读财经新闻,如何从中获取有用的财经信息,以及如何从实践中发现财经新闻的内容热点和如何将它以专业的语言阐述成一篇成熟的新闻报道。在这门课上老师采用了案例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部分学生都对财经相关内容不了解的时候,授课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若干案例,让大家了解一篇财经新闻的生产流程,包括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如何进一步调查、如何寻找相关采访对象和如何将采访资料与新闻内容相结合,这对学生后期完成作业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后期,授课老师还分小组进行单独作业指导,为学生小组指出
通知公告
MORE>>
06
2023-01
境外学生教育中心关于假期咨询工作通知
03
2023-01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03
2023-01
中国传媒大学 2023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02
2022-11
关于开展“以青春之志 筑强国之路”港澳台学生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20
2022-10
2022年度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评审初审获奖名单公示
研学动态
MORE>>
一起向未来-我院组织留校学生集体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
2022-02-05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研究生会举办读书分享会
2021-11-09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外方师资线上专题辅导活动
2021-11-09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举行2021级传播学新生专业交流会
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