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雪野参加“新时代2023新媒体文化大会”

Publisher:王昕Time:2023-07-10View:101


 (通讯员 王昕)78日,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办,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中共重庆市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承办的“新时代2023新媒体文化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新华社、新华网、凤凰网、快手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业界大咖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新媒体文化发展大势。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雪野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并做主题发言。

 王雪野书记围绕《传媒变革中的新媒体文化》这一主题,从传媒变革、新媒体生态、传播新局、文化蜕变等多方面出发,分享了当前新媒体主导的新兴传播生态和文化现状。他认为,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动能逐步从产品和资本动力转移至信息,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这一改变使得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在信息交互传播的过程中,媒体逐渐从介质变革成为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机制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的‘新’指的是运行状态和理念上的创新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王雪野认为,随着新兴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更加的“精准畅达”,传媒开始发挥真正的作用。与此同时,传媒生态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由于云端计算、移动终端、大数据应用、社交媒体分别对存储、便捷、精准、交互问题的解决,信息交互传播实现了对全年龄段、全行业和全流程的覆盖,满足了消费者的省时需求、消遣需求、协同需求。此外,以共同兴趣、共同身份标签和超现实认同感为标志的虚拟网络族群化不断扩张,形成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模式。在此基础上,传媒内容创造有了持续性新动力,传播价值实现在交互传播中得以完成,传媒作用和产品生产的边界将一直在创新和创造中无限扩大,持续性迭代和共享模式成为信息传输的主流。

 在这一大背景下,王雪野提出:“文化可以划分为可视可触的物质符合体系、可知可感的精神价值体系、地域特征的综合文化体系、规范行为的社会制度体系、地域特征的综合文化体系、科学实践的文化生产体系以及承接文明的求同存异体系。新媒体文化处于科学实践文化生产体系,通过新媒体对受众人群的覆盖,实现文化有效传播。”

 此次新媒体文化大会上,广大专家学者还就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ChatGPT、元宇宙等技术对新媒体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新时代2023新媒体文化大会”,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探寻新媒体文化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席梁国扬,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梁鑫华,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原司长陶世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