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鉴·国际文博讲堂”通知

Publisher:宋梦茜Time:2024-06-02View:10

一、活动时间、地点与主题

  时  间:202465日(星期三)9:00-12:30

  地  点: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报告厅V02(中国传媒大学明德楼一层)(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活动主题:博物馆建设创新路径

  围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空间设计创新、藏品展示创新及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深入阐释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探讨博物馆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结合2024年北京博物馆月“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倡议,为全民共同建设博物馆之城、营造共享建设成果的城市文化氛围建言献策。

二、活动议程

9: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曹秋月  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主任

陈名杰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兼)致辞

懿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致辞

安来顺 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 致辞

穆罕默德·贾迈勒·阿卜杜勒穆奈姆   英国约克大学建筑、城市化和全球遗产中心主任 致辞

9:30-10:00

主题讲座:作为博物馆创新路径的藏品动态开发与开放型研究

安来顺 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

10:00-10:30

主题讲座:文化遗产的跨国交流:演绎面临挑

迈克·罗宾逊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全国委员会专家顾问、欧洲世界遗产之旅项目首席顾问、欧洲委员会文化路线计划顾问及评估员(线上)

10:30-11:00

主题讲座:博物馆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与互鉴思考

何晓雷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

11:00-11:30

主题讲座:影像、感知、

联想:文博的教学策略

斯图尔特·伯奇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资深讲师、英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院研究员

11:30-12:30

圆桌交流

主持人:金雪涛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

力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

溪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

黄小钰  首都博物馆展览部研究馆员

花  波兰籍策划人、数字文化传播研究者

三、专家介绍

        安来顺,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从事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40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迈克·罗宾逊(Mike Robinson,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全国委员会专家顾问,欧洲世界遗产之旅项目首席顾问,欧洲委员会文化路线计划顾问及评估员。科研领域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致力于发展大学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跨学科研究合作。罗宾逊教授在遗产、旅游和文化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经验。在过去的25年里,罗宾逊教授一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旅游、文化和发展UNITWIN网络的创始成员之一。2006年,他撰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报告,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份世界文化多样性报告做出了贡献。他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东南亚、中亚、中东和欧洲各地区的办事处合作,目前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全国委员会的专家顾问。他是英国专家小组的部长级成员,负责确定英国的世界遗产候选名单,他还担任欧盟资助的欧洲世界遗产之旅项目的首席顾问。自2014年以来,罗宾逊教授一直担任欧洲委员会文化路线计划的顾问和评估员,并与多个文化路线合作。


       何晓雷,管理学博士,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组织制定《馆藏文物登录规范》,编写《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普查数据公报》,组织编译《意大利文化遗产的编目与登录》《日本文化财保护制度简编》《法国文化遗产普查的原则、方法与实施》。撰写发表了《新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特征及博物馆强国建设思考》《基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改革发展若干思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特征、问题及对策》《大数据和文物数据资源整合应用》《文物普查与我国文物登录制度的发展》《文物资源的国家认同提升机制研究——以文物普查和博物馆免费开放为例》等文章,出版专著《文化认同型国家的现代建构路径研究》。

斯图尔特·伯奇(Stuart Burch),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资深讲师,英国博物馆协会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院研究员,于英国利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获得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在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公共历史方面拥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拥有英国博物馆协会会员资格,是英国高等教育学院研究员。

潘力,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广播研究院副院长,三级教授,文博管理专业导师,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传媒大学)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主持策展中国传媒博物馆《传媒行业与传媒教育发展历程展》荣获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广播直播类节目《百桥飞驾》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出版《文博创造力——高校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等专著20余本;在国内重点期刊发表《智能媒体时代,打造文博行业有效传播的“破圈”之路》等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2022年组织实施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100小时·直击博博会”融媒传播报道,荣获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奖。


王溪,历史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从事博物馆讲解工作实践与研究,曾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等展览中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参与“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等重大题材国际交流展的讲解。发表《文物信息的解读与多重价值的阐释》《作为文本的博物馆讲解词的语言特点和发展趋势》等论文。获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称号。


       黄小钰,首都博物馆展览部,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辽金考古,博物馆展览策划与实施。首都博物馆展览部研究馆员,北京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长期从事博物馆展览策划、内容大纲撰写及相关科研工作。工作至今,参与首都博物馆多项重大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其中,《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获2021年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基本陈列内容主创之一。出版专著《北京及周边地区辽代壁画墓研究》,在《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馆馆刊》《故宫博物院院刊》《收藏家》等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翠花(Justa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波兰籍策划人,数字文化传播研究者。参与过多个欧盟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益文化纪录片和人文交流项目,目前致力于对中国文化和博物馆的线上传播项目建设,推进国际人文交流。

四、线上观看方式

  活动视频可通过以下方式于活动当天收看直播,活动启动后60日内线上观回看。

  1、线上链接

  http://www.qukanvideo.com/cloud/h5/1717133892619336

  2、二维码


主办单位

北京市文物局

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