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翠花 )2025年6月25日下午,由商务部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的2025年毕业典礼在中传学术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传播研究院张开、康秋洁、闫行健三位导师代表,以及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与本项目毕业生共同出席。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院长金雪涛主持毕业典礼。
杨懿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项目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付出致以衷心感谢。他回顾道,自2011年学校承办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已为全球输送了300余名活跃于传媒、外交、教育等领域的优秀国际人才。杨懿副校长高度评价本届毕业生,并希望他们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带着中国传媒大学的祝福与嘱托,奔赴更加广阔的舞台,在国际传播的道路上,成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使者,不辜负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传播研究院李继东教授深情回顾了与学生们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新闻报道的场景,分析了国际传播人才能力与素养的需求趋势。他赞赏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现出的热情、见解与投入。他引用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寄语毕业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导师代表张开教授、康秋洁副教授和闫行健讲师先后给毕业生寄语。张开教授称赞本届学生不仅学业扎实,更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中国在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同学们对真实中国的理解。康秋洁副教授强调,即便技术日新月异,人类之间的情感连接始终不可或缺,无论是在大众传播时代还是智能传播时代,在座的所有人作为各自国家与文化的使者,都是推动全球对话与相互理解的桥梁。闫行健讲师指出,中国有许多动人故事值得让世界听见,同学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将这些故事讲给更广泛的国际受众。
毕业生代表、来自博茨瓦纳的龙飞(Moilwa Loungo)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传播与新闻学学者,深知肩负着“成为真实的构建者和文明桥梁”的责任。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使他们具备了在信息时代以诚信和远见引领的能力。他特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下媒体力量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深化南南合作中的关键作用。龙飞代表毕业生对中国商务部、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体教师和家人的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他表示未来将传承母校精神,努力成为促进理解、推动创新与合作的使者,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典礼的高潮是庄重的硕士学位授予仪式,杨懿副校长与任孟山院长共同为来自12个国家的23位毕业生逐一颁发学位证书。随后,毕业生们用一支精彩的舞蹈,为现场嘉宾献上了一场充满深情厚谊的表演,赢得热烈掌声。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难忘时刻,为毕业典礼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典礼是中国传媒大学深化全球传媒教育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南南合作的重要体现。本项目的毕业生即将带着母校的学术滋养与时代使命感,奔赴各国传媒、教育、政府行政管理等不同领域。他们将以在中国传媒大学锻造的桥梁之姿,继续发光发热,为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贡献重要力量。